Frost Nixon_Wallpaper_5.jpg 

      政治與電視,沒什麼不一樣,不過是一個競逐聲望與較量風采的平台,一個可以讓個人的成就凌駕於眾人的利 益之上的表演舞台,朗霍華(Ron Howard)所執導的電影【請問總統先生】(Frost/Nixon)透過一個美國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新聞性節目呈現了政治電視化的可怕之處。

 

    電影劇情描述美國總統尼克森在1974年因為水門案被迫辭職下台之後,對於美國媒體十分感冒,謝絕所有的訪談邀約,但是,尼克森卻突然在1977年答應了一個在英國與澳洲主持娛樂性脫口秀的節目主持人大衛福斯特的訪談邀約,尼克森的這個舉動震撼全球,而且他還同意在專訪中答覆關於水門案以及許多敏感的問題,電影就藉由兩人在訪談的籌備與進行過程中的攻防,浮現政治人物與電視媒體人各自為了滿足自我成就的心態。

 

    電視脫口秀主持人福斯特之所以會洽談此一專訪的原因,最主要考量的是尼克森的辭職新聞所掀起的收視狂潮,他心想訪談應該會造就同等級或更大的收視狂潮,如果訪談能夠在美國締造收視狂潮,那麼他就能一舉攻佔他多年來久攻不下的美國電視市場,而且還能帶動自己的國際知名度,這將是他個人電視從業生涯最大的成就,福斯特基於這樣的考量,煞費苦心,甚至自掏腰包,支付尼克森60萬美金的訪談酬勞,除了訪談酬勞之外,福斯特還得爭取美國電視網的聯播支持來取得廣告客戶的贊助,但是,美國電視網對於福斯特所提出的只能聯播,不得參與訪談的條件頗不以為然,紛紛回絕這場政治訪談節目,美國電視台的拒絕聯播,再加上廣告商對於尼克森的所做所為深惡痛絕,壓根兒都不願意贊助節目的廣告,福斯特除了得面對美國電視台與廣告商都不捧場的製作困境,還得承受在訪談時屈於劣勢的處境。

 

    幸好,尼克森在第四回的訪談錄影時於鏡頭前情緒大崩盤,對於水門案表達這是自己的錯誤,是自己讓美國人民失望了的表白,這段表白滿足了電視觀眾看到尼克森在鏡頭前公開認錯的快感,結果,這段尼克森情緒崩盤的畫面讓這個原本不被看好的政治訪談節目創造了超過4000萬人次的收視,改寫了美國電視史上的新聞性節目最高收視率紀錄,這樣的收視率讓福斯特從原本可能因為訪問這位讓人討厭的政治人物,還支付許多費用的情況下搞得身敗名裂的窘境中突圍而出,不但一舉突破美國電視市場,還跳出了電視框架,成了風靡全球的名人。福斯特為自己的名聲所下的賭注雖說一路驚險,但終究一切都值得了。

Frost Nixon_Wallpaper_3.jpg

只是這個嚇人的收視率也曝露出了電視觀眾喜歡看別人在電視節目中出醜的心理,大家似乎都樂於看見這個老奸巨猾的人在鏡頭中情緒崩盤,說出了認錯,讓人民失望的話語,尼克森此舉對美國民眾而言,算是得到了政治醜聞背後的真相。不過,福斯特這個電視公審雖然讓尼克森公開道歉,顏面盡失,但他卻從來沒有接受法律公審,算是逃過一劫,因為,對尼克森而言,在電視中「認錯」總比在法庭「認罪」好,所以,他在這個訪談中可是「輸小贏大」呢!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尼克森而言,在電視中道歉這件事對他的高傲心態也算是一次重挫。

 

   從尼克森的角度來看,他之所以會答應這個訪談邀約,除了龐大的訪談酬勞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盤算福斯特這個從來沒有訪問過任何政治人物的電視主持人應該很好應付,搞不好還可以如身旁照顧他的幕僚人員所言,為拉抬自己在政治界的人氣,甚至是營造出重返政壇的氣勢,在四次訪談錄影的前三次,尼克森在訪談中見招拆招,不斷的為水門案、越戰等事件做辯解,譬如把水門案的竊聽過失牽扯到詹森總統的監聽政策,還說監聽政策的存在將導致政府官員不敢說真話,然後針對越戰出兵則是用一位民眾希望他早日出兵,這樣他兒子可能就不會喪生戰場的牽托之詞,講得是義正詞嚴時,幾乎封閉了福斯特問話的空間,尼克森可說是洋洋得意,福斯特沒想到尖銳的問題竟然被尼克森輕鬆的瓦解,福斯特的訪談團隊氣炸,紛紛怪罪福斯特。尼克森口若懸河的說詞與強勢作風完全讓福斯特跟他的團隊難以招架,電影在此點出了強詞奪理的政客的可怕之處。

 

不過,尼克森卻在第四次的錄影時情緒崩潰,讓這個愛面子,性格高傲的總統顏面盡失,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會栽在一個原本對政治只知皮毛的電視談話秀主持人的手中,導演朗霍華用一個臉部特寫的鏡頭捕捉尼克森認錯的這個畫面暗諷這個愛面子的總統在電視機面前丟盡面子的處理方式可謂簡潔有力,而飾演尼克森的演員法蘭克藍吉拉[Frank Langella *2007年以本片的同名劇場表演獲得百老匯東尼獎最佳男主角]豐富的臉部表情演技也在這個畫面中自然體現。

 

Frost Nixon_Wallpaper_4.jpg

 

     在尼克森崩盤的第四次訪談錄影前夕,編劇彼得摩根(Peter Morgan)安排了一場醉醺醺的尼克森莫名的打電話給人在飯店,意志消沉的福斯特的神祕通話情節,尼克森在這段通話中長篇大論,一下子是把福斯特當作是階級制度的受害者,說什麼其他人都是見不得他好而心生妒忌之類的話語,一下子又說這場電視訪談到最後只會產生一個贏家,如果福斯特沒能讓尼克森認錯,那麼福斯特將會身敗名裂。在這通神秘電話之後,福斯特整個人突然受到刺激,因為他不想成為輸家,就在這樣的刺激下,福斯特卯足勁蒐集水門案的機密文件,最終讓尼克森在電視鏡頭前情緒崩盤。這段情節的安排,一方面點出尼克森瞧不起福斯特的性格,同時也對照出福斯特在受到這通電話刺激之前的三次訪談中自信盡失的崩潰情緒。這通電話情節是整部影片的一個分水嶺,讓影迷看見尼克森從自傲走向崩盤,福斯特從全盤皆輸變成全盤皆贏的強烈對比。編劇家彼得摩根繼「黛妃與女皇」(The Queen)之後再度展現了他從近代的新聞事件中取材,然後在新聞事件中挖掘人性的編劇手法。

Frost Nixon_Wallpaper_2.jpg

    雖然這是一部多以兩人對話為核心的電影,朗霍華卻在看似傳統的電影拍攝手法與格局架構之中,將彼得摩根話鋒銳利的劇本經營成一部咄咄逼人,嘲諷政治與電視的好戲。這部電影絕對是這位以傳統溫和派導戲風格見長的導演在他的創作生涯中最突出的作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請問總統先生
    全站熱搜

    MingM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